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國內外的制藥機械行業紛紛致力于開發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開始進軍分子診斷領域。
中國制藥機械設備市場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產品從引進之初由進口品牌壟斷市場的局面逐步發展到當前國內外品牌激烈競爭的市場格局。
在擴大產品線、產地本土化、降低成本等各方面同時努力,以提高品牌競爭力;國內制藥機械設備的生產企業也相繼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中國制藥機械市場可以分為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兩大陣營目前,我國制藥機械設備150萬元以上的市場主要被進口品牌占據。
目前,我國制藥機械產業市場規模約為4000億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國家新醫改政策的實施激活了低端制藥機械市場,新農合的全面覆蓋將提高低端制藥機械的使用率。同時,我國現有制藥機械進入集中更新時期。
分子診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進入。分子診斷作為醫學檢測的核心領域,產業集群化可以提高分子診斷產業的深度,并實現產業鏈的延伸,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應該受到更多關注和重視。
國內分子診斷領域正在崛起,不少外資企業已經看準了國內這塊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拓展步伐明顯加快。珀金埃爾默、Life Technologies等跨國體外診斷企業,通過并購或合資的方式深度開發國內分子診斷市場。在合力做大國內市場的同時,外資企業也能贏取先發優勢,營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市場競爭環境。國內分子診斷市場增長空間仍然很大,預計后續將有更多企業加入競爭行列。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制藥模式的轉變,社會市場對分子診斷的需求不斷增加,分子診斷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于正在崛起中的國內分子診斷產業,亟需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政策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