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 2011年10月訊 面對抗生素及其他基本藥物可能會喪失其治病能力的威脅,西太平洋區域各國今天承諾支持世界衛生組織 (世衛組織,WHO)抵御耐藥的工作。
世衛組織警告,世界可能已退回到對許多感染無有效藥物治療的年代。這是濫用和不合理使用藥物的結果,它也是耐藥問題的主要原因。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委員會是世衛組織在本區域的理事機構,目前正在馬尼拉召開年會。會上,各會員國承諾要立即采取行動,在尚欠缺行動的領域,加強對日益嚴重的耐藥問題的應對工作。
委員會通過的“六點政策包”包括:
?致力于制定一個抵御抗菌劑耐藥問題的總計劃;
?加強監測和實驗室能力;
?確保不間斷的獲得質量可靠的基本藥物;
?促進患者治療和畜牧業的合理用藥;
?加強感染預防和控制;和
?開展創新及研究以開發新工具和新藥物。
世衛組織認為,一方面抗菌劑耐藥的發生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藥物濫用和管理不善又加速了耐藥的出現。過度處方是一個主要問題,據估計,許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開出的抗生素中,有50%-70%并非必要。
“藥物濫用和不合理使用正在削弱我們抗擊結核及瘧疾等疾病的工作,而這些疾病本應在數十年前就已得到控制,”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申英秀博士說。“同時,其他古老的的疾病也在上升,有可能無藥可醫。”
六點政策包旨在讓世衛組織的193個會員國和全球衛生界都參與推動變革的行動。雖然過去人們針對耐藥這一重要問題不斷在努力,但實施和承諾顯得滯后。許多場所的抵御抗菌劑耐藥工作相互割裂,常常僅針對問題的某一方面,并沒有一個全面的國家計劃。還有必要建立一個更全面的抗菌劑監測系統,將所有或大多數主要致病菌涵蓋進去。
由于二線藥物要貴許多,抗菌劑耐藥既是一場醫學災難,也是一場財力災難。與一線藥物相比,二線結核藥貴175倍,二線抗生素貴2-60倍,二線抗瘧藥貴3-500倍。
全球和本區域已有大量有關抗菌劑耐藥的數據。例如:
?西太平洋區域很多地區淋球菌對青霉素及喹諾酮類耐藥超過50%,有6個國家出現了對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的趨勢。
?全世界有57個國家報告了至少一例廣泛耐藥結核,西太平洋區域每年約有12萬耐多藥結核。
?泰柬邊境已出現對治療瘧疾的青蒿素復合療法耐藥的早期征兆,該地區曾在數十年前就開始出現氯喹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