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2009-2013年中國診斷試劑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指出,目前,全國診斷試劑市場規模約為30億~40億元人民幣,約為全球市場的1/14。總的來說,目前在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市場廣闊的項目上(如免疫試劑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檢系列,臨床生化中的酶類、脂類、肝功、血糖、尿檢等系列),國內主要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已基本達到國際同期水平;基因檢測中的PCR技術系列已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因芯片、癌癥系列正在開始迅速追趕國際水平。
2009年,在新醫改大背景之下,診斷試劑行業正在受到更為強烈的關注與追捧。在新醫保擴容和國家科技產業政策扶持的多重因素影響之下,體外診斷試劑行業將是新醫改的受益者之一,它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并將長期高速發展。醫改對疾病預防的需求將為預防和診斷性生物制品企業帶來發展機遇,以“預防為主”的利好預防和診斷性生物制品,具有技術和規模優勢的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將優先受益。
不過,隨著臨床診斷試劑向自動化配套儀器方向的發展,使以試劑生產為主的國內企業面臨日益嚴重的生存挑戰,同國外公司相比,國內主要的生產廠家都沒有生產自動化試劑配套儀器的經驗和實力。雖然目前國外的試劑和儀器在價位上根本無法推動市場的轉化,但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做上市融資或縱向聯合工作,以設法獲得發展的先機。先掌握適合中國國情的自動化試劑配套儀器和試劑,無疑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非常有利的地位,否則國內現存的試劑廠家將無法迎接國外公司新一輪的挑戰。
面對巨大的發展機會和日益嚴重的競爭威脅,我國診斷試劑行業需要進一步發展。首先要提高創新能力,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制劑。企業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擾我國診斷試劑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針的指引下,政府應該加大對診斷試劑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引導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時,診斷試劑行業是一個戰略性產業,在瞄準國內市場的同時,還要著眼于國際市場。需要國家政策扶持,除了要下大力氣建立試劑研發體系以外,國家還應該制定和發布相應的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引導行業大步發展。
展望未來,雖然我國診斷試劑行業現階段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從發達國家的醫學臨床實踐來看,診斷費用已占到整個醫療費用的20%~30%,而我國診斷費占醫療費用的比例尚不足10%,這表明該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尚未開發。而在全球廣為看好的生物技術領域,國內的市場發展亦較為迅速,近年來其市場一直在以20%的速度增長。因此,如果國內企業能在診斷試劑領域注重自主創新,并且能克服“拿來主義”的弊端,即有選擇地推行“拿來”策略,并且緊跟全球開發趨勢的步伐,那么,診斷試劑市場在國內的高速發展亦是指日可待。
該報告對中國診斷試劑行業的發展情況、經濟運行數據、診斷試劑的研發、心血管診斷試劑、性病系列診斷試劑、肝炎系列診斷試劑等幾大熱點細分市場、相關行業、國內外重點企業等進行了分析及預測,并對未來診斷試劑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診斷試劑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